金华芝英镇游溪塘村,金华版“阿凡提”的故乡

金华芝英镇游溪塘村,古桥、古树、古村落,就像一卷被历史遗忘在角落里的画卷。“最美江南游溪塘,大树底下好乘凉;古桥上面坐一坐,周俊大话多又多……”当地的村民用最亲切的乡音道出了游溪塘的历史文化风光……
一条青石板铺成的小路蜿蜒了近300米,古巷深深,雨声淅沥,不禁让人放慢脚步。撑着伞走过,仿佛走进了戴望舒的《雨巷》,走进那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。

在青灰色的烟雨下,走进芝英镇游溪塘村,只见石砖垒筑而成的老房周围,花团锦簇的花圃如繁星点缀其间,街角小品错落有致,一步一景。

游溪塘老街已有上百年历史,古建筑鳞次栉比,楼台亭阁搭配有致。

修建好的老街最迷人的要数细长狭窄的青石路,百米长的青石路纵横交错,形成独特的迷宫。

穿堂过弄,如步入泛黄的卷帙,一样的黛瓦白墙,一样的雕梁花窗,散落的记忆碎片依稀可辨。

去年,游溪塘村重点改造大塘一带,看到改造效果,村民纷纷表示唤醒了沉睡百年的“永康阿凡提”周俊,让文化和历史得以发扬。而今年,该村又启动老街修复工程,在尽力保持老街风貌的基础上,要让游子找到回家的路。

游溪塘老街也是离乡游子们的乡愁所在。相隔多远,时光逝去,改不了游子的思乡之情。

保存较好的建筑施以修复加固,窗户、路灯、瓦片统一风格,破败倒塌的地方因地制宜打造街角小品,让蜘蛛网般密布的各种线路变得清爽,游溪塘书记周新杲说,修复工程投入了七八十万元,在建成百年老街的同时,也极大地推进了美丽乡村建设。

游溪塘水塔
除了刚刚修建完成的老街外,游溪塘村通过推进“党建+醉美大塘”生态文化模式建设,通过干事创业引导“有根有魂”的景观带建设,使得面貌焕然一新的游溪塘村俨然成了休闲旅游度假的“新宠”。周新杲表示该村还将争创A级景区,将美丽乡村转变为美丽经济。

造型别致带着浓浓古朴韵味的石桥,枝干虬曲苍劲的古树,一根根长短不一石头柱子,青石板铺砌成的游步道,构成了一幅美丽的乡村风景画。

塘边有一艘大船模型,时不时有游客上去过把乘船瘾,远远望去,好似大船载着大家远航。

大船旁边一道“细水长流”的景观也很有寓意,从上到下,从小到大垂直排列五口大水缸,涓涓细水而下汇集成几股水流,从第四口水缸中源源不断喷出,积蓄在第五口缸里,寓意小河有水大河满,积少成多,村强民富。

附近美食推荐:
小麦饼的吃法也很有趣,一般炒以荤素小菜为馅,如萝卜丝、豆芽、千张、豆腐、黄花菜、白切肉、发皮、粉条等为卷馅,吃时取小麦饼一张,按喜好夹上卷馅,卷成筒,吃之鲜美爽口。

整条永康芝英老街上都是大大小小的小麦饼店,挑一家合眼缘的店铺,按着自己的口味卷一副“独家定制”小麦饼,想必也是别有一番风味的。

肉麦饼传统肉麦饼主要是“菜生饼”和“菜干饼”,用肥瘦得当的“夹心肉”和九头芥腌制的菜生或菜干烤制。肉太瘦,燥,香气不正;太肥,腻,香气也受影响。加工时,面要和得软硬适度,一般用淡盐水和面,再加一点点苏打粉增加韧劲。

把饼胚放入铁制平底盘,炭火的温度很快使饼皮饱涨起来,翻个面,底下已烤成金灿的焦黄。翻烤几个来回,肉麦饼熟得很快,最后拿竹签扎眼放气,饼就能出锅了。轻咬一口,饼皮内的热气喷出,在这个冬天是满满的幸福。

芝英镇老街上的肉麦饼店也是不少,口味那自然是正宗的味道。

酒足饭饱,行走“雨巷”

深情是城市不及的寂静

撑着伞行走在狭长狭长的巷子中

一直在前行

盼望着你的打扰

交通线路:金华市区——海棠东路——温寿线——长深高速——东永高速——石四线——游溪塘村

摄影作者:应栩漪、周兴,文章作者:王雅婷 来源:永康人

相关推荐

微信扫一扫,分享到朋友圈

金华芝英镇游溪塘村,金华版“阿凡提”的故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