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山村,金华浦江一个不知名的低丘,2000年秋冬之际,考古工作者在这里发现了1万年前的遗址。
在“上山文化”命名10周年暨稻作农业起源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浦江县举行,来自国内及加拿大、美国、澳大利亚等国的50多位考古专家一致认为:上山文化是迄今中国境内乃至东亚地区发现的规模最大、分布最为集中的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群,是中国最早的初级村落,以金衢盆地为中心的钱塘江地区应是世界稻作农业的重要起源地。
据了解,浦江上山遗址自发现以来,已考古发现了由18处遗址构成的上山文化遗址聚落群,主要分布在以金衢盆地为中心的钱塘江上游及附近地区,早期年代上限距今1万多年。
这里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。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良渚文化特征的墓地组织考古发掘的时候,从遗址的“北区”出土了一些很大的“砺石”,有一块特别大而重的,由于不便带走而被舍弃于此。直到后来,有专家提出砺石中可能存在着石磨盘的时候,有人想起了这块被舍弃的砺石,这一想,就是一万年。
在上山遗址发现的圆石球和石磨盘这里已成为上山考古遗址公园。上山遗址位于钱塘江支流浦阳江上游的浦江县黄宅镇境内,面积2万多平方米,已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在已出土的文物中,有约80件陶器,大多数器形为大口盆。此外还出土了大量石球、石磨盘等。浦江上山遗址代表了一种新发现的、更为原始的新石器时代文化类型,2006年,这种新颖的地域文化被命名为“上山文化”。
上山遗址作为目前发现的中国最早的“村落”,其中发现的是距今一万年的稻作遗存。上山遗址是长江下游地区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,顺流而下,对之后的跨湖桥文化、河姆渡文化的形成都有着重要影响,由此开启区域新石器时代。 尽管随着时间流逝,这座万年村落已经不复初见,但一座考古遗址公园却在他们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建造起来。
浦江上山考古遗址公园通过配套建设AB两个展馆、陈列布展、稻作文化体验区,形成集参观、展示、科普、体验于一体的稻作农业景观,每天早上8点30分到下午5点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。 整个上山考古遗址公园规划面积80.4公顷,1206亩。整体建筑采用了充满原始风味的干栏式建筑风格,人字形屋顶,并覆盖以仿真树皮和茅草。
A馆
B馆
上山文化分为早、中、晚三大期,早期年代上限距今1万多年。上山文化时期出现了最早的初级村落,上山先民开始了稻的耕种栽培,上山文化已经处在了稻作农业生产活动起始阶段。
从出土的遗物和遗迹,我们可以直观地阅读远古上山人的简朴与粗放,从文化层面与先人作心灵的对话。在这里,参观者除了能对上山文化进行更深一步的了解之外,还能够通过多媒体设备构建的虚拟场景,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万年前的上山人在生产、生活过程中的真实面貌。
公园位置
从这块砺石开始,距今1.1万年-9000年的上山遗址进入了人们的视线。这世间,万事万物皆有各自的源头 上山遗址便是这样一处重要的源头所在 这注定是一次不应错过的“溯源之旅” 为了与你相遇 这片土地已经等待了万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