杜牧在诗中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,殊不知,在桐庐的深山中,也藏有这样一处“白云深处”的人家,等待着有缘人相遇。
想找一个休息逃避的地方,于是我们去了山上……
日子一转眼就过去了很久。还记得第一次上山的时候天空飘着细雨,房子初见雏形,云雾从屋后的竹林中缓慢生长、消亡,晕出浅灰色的光。冬雨打湿白墙,化成青山。房子背靠深山,雨后云烟缭绕,于是就叫“白云深处”了。
过了年盼来春天,人终于聚到了一起。初春料峭,可人心却是热的。把家什摆放妥当,屋里的灯点亮,再升起壁炉的火,那时候的喜悦确实是……难以名状的。尝尽甘苦的坦然自若,散发着熠熠生辉的光,再想起都是由衷的笑。
房子那时候还略显空旷,相机里翻出了当时的茶桌
再后来挂上了好朋友圃生的小画儿,也像那么一回事儿了
众人的笑容还历历在目,如昨日一样
房子建到第二幢,行动成了知晓,跌跌撞撞中坚持着往前走,有温柔日光,也有凛冽冬雪。
此时再回过头遥望,这个村庄就像是一条记录了童年喜悦的大河,把小时候居住过的山和今天的日子连在了一起,散发着光热和一些小小的希望。嗯,小小的就很好。
房子建在山谷深处,二十多分钟的盘山路看似有些不易抵达。一路伏行,偶有停在路边的人,驻足拍照,又或是嗅那山间叶草和灌木的香气。

寂静空谷,只有鸟雀虫豸随行,习习山风耳边走,眼目里绿意沛然,如若无人之境,人不自觉变得沉默。天地此时凝滞,只有苍翠树木起伏如潮汐,群山啸啸,密绿连着苍穹,人心也随之豁然开朗。
春日笋生,后山废弃茶厂遗留茶树自生无人叨扰
节令农食,野果一季接着一季
山里的日子总是充满了无限生机与乐趣
在鸡鸣犬吠的幽暗天光中苏醒,雨季的山,云雾涳濛,站在露台可以望到山隙间悄然溜走的云团。晴日清晨地面上会闪动粼粼的光,空谷里吹来阵阵凉风,竹影晦明,散发若有似无的幽香。
不同时间房子里的光,阴翳礼赞
九间房,秉性相异,又一脉相承。依托了白云源的山水,取了房子的云字:云庐、云澜、云白、云逸、云踪、云游、云涧、云深、云趣。沿袭了原乡芦茨的舒适性,依然是寒冷日子里可以光脚行走的房间。少不了可以望天发呆的阳台,虽没了湖山相伴,却多了几分山野闲趣,如饮一杯粗茶。
白云深处的滑梯房,空间更大。我们叫它云趣,就像是乡村里的童年,那些无拘无束的自由日子里,孩子们生命力旺盛,野草般蓬勃生长。站在阳台可以眺望远处的群山,心生向往,想去翻山越岭,去探索与感知……
夜里有蝉鸣,透过阁楼的小窗,孩子们可以看到低垂的明亮繁星。山上的星星并不难得,可入目的那一瞬,内心依然会发出微小的震颤回音,被黑暗覆盖的闪光,如火焰沉入深海。
关于房子的细节种种,经历长久的琢磨推敲,如今呈现出恰到好处,亦留有余地。当下的种种,大到客房、大厅、院落,小至一花一草,一个容器的收纳摆放。在不同的视角眼光中展示出不同的样貌,承载色彩各异的期待与回响。
物品开始接触人的相处与习性,缓慢磨损,发生变化,最终留下时间的余味。有时客人坐下来聊天,提出见地,心生坦荡。困惑与洞悉,实践或是表达中生发出解决之道,事情总是在一点点变好。
卖柴火的老师傅说
我们梅阿姨年轻时是村里最会砍柴的人,比男人们都厉害
用柴火烧炉,足足两个小时,把炉子烧热,就能烤鸡了
我们在院子里用砖砌了一个炉子,把火升起来,烤了鸡和面包,鸡一次比一次烤得成功,最后还成了一个固定的套餐。
炉子里的火越烧越旺,路过的人都忍不住凑过去瞅瞅。劈柴,点火,把炉烧热,庖宰,腌制,美味背后的智慧与辛劳,只有你亲自去做,才能够真正体会到。烤鸡的人戴着草帽,树荫下打盹,往日的时光一下子就被拉回来了。
在山里生活的日子里,柔软的总是人和那一幕幕故事。开门迎客,短暂交情。客人们来山上暂时停靠,每个人都存有各自诉求:
或是找寻自然,求那半日山居浮生欢,又或是看似逆流而上地回溯,那个被时代大风吹散了的,我们也无力阻止它消失的儿时故乡。
白云深处是我们建在山野里的第二幢房子,目前已开放预订,依然是不算大的体量,九间房,还有个院子。置身山中,烟火不隐。房子在白云源风景区入口处附近,园内花香,门前泉过,山里人家,质朴乡趣。
我们也在探索一种理想乡居生活的可能性。
位置信息 | 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富春江镇芦梅线白云源白云深处民宿
预定联络 | 致电182-5884-1697(或添加该号码微信)
如何抵达 | 自驾,地图软件搜索“桐庐白云深处民宿”导航前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