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是一年南坞“三月三”,南坞古村,隐逸山野800年,用一场民俗节会的时间见人·见物·见生活,4月7日一起去领略吧。
南坞三月三,衢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
南坞村古名为南峰,始祖尹中公在南宋时期居住于此。元朝时,后世子孙为纪念始祖尹中公,在此建造了祖庙峡山寺,每年在他的诞辰之日“三月初三”进行祭祖活动。
后因祖庙毁于火灾,明朝初,杨氏再建宗祠之内祠,祭祖活动于是转到内祠进行。每年农历三月初三,全国各地的杨氏子孙都不远千里,回归故里,祭拜先祖。至今,祭祖活动已经传承了八百多年。
按照惯例,每年农历三月三的9:00左右,在唢呐和大鼓声中,精彩的民俗文化展演便拉开了序幕。
身着传统黄衫的杨氏村民组成了祭祀方阵,舞双龙,抬四轿,举彩旗,在南坞村中的小路上整齐巡游。
“三月初三春正长,杨宗祠里看烧香。”每一年的农历三月三,来自周边村落的老人特别多,凤林镇南坞村里人流如织。
除了巡游烧香活动,现场还会有“非遗文化展示”、“民俗文化表演”、“农特产品展销”等内容,今年的南坞三月三增加了“水幕电影”,形式多样,精彩纷呈。
南坞古村,国家3A级旅游景区
凤林镇南坞村地处市区南面35公里处,与江西省广丰县、玉山两县相毗邻,总面积9641亩,辖24个村民小组,820户,2658个人口,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。
南坞村于1235年从江西省玉山县杨秀坞迁入,至今有近800年的历史。南坞村历史悠久,文化积淀深厚,历代名人辈出,民风清纯向上。
南坞杨氏,世代崇尚儒学,耕读传家。建村之初,即创办学堂于峡山寺,“理学名宗”四个大字至今仍赫然留在内祠堂内。
2018年南坞古村已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,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村落、中国历史文化名村。该村有文物点22个,古民居96处,其中,杨氏宗祠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八角井、峡山寺为市级文保单位。
人杰地灵,一物一景皆是历史印记
南坞村有一山两水,同宗两祠,一村两井,一山两塔,无论是自然的还是人工的,都一生为二。
南坞八卦井,明代建成,井水长年不浅不溢,清澈甘甜。八卦井流传着好多美丽的传说,不愧为文化之井。
不知,你可曾读懂了这些故事?!
不知,你可曾领会了这些故事?!
寻寻觅觅
在一块唐朝的青石板下,压着一块宋代的砖
砖块上的文字依稀可辨
据瓜叔整理抄录砖块上的文字如下:
凤林南坞,历史悠久,积淀深厚
历数杨氏,东周时期,唐叔虞后
钦封杨侯,因以为姓,生生不息
洋洋大观,最显赫者,三十九世
杨坚称帝,开国隋朝,扬名立万
天下杨氏,本是一家,七十九世
尹中公君,迁居南峰,始成望族
南坞古村,四面环山,林茂水清
一姓两祠,一村两井,一山两塔
风水玄机,蕴藏内外,地灵人杰
自此以后,人才辈出,精英荟萃
三月初三,南坞杨氏,始祖诞辰
杨氏子孙,不远千里,回归故里
举族同祭,年复一年,延续不断
祭祀活动,庄重热烈,程序严密
迎祖巡游,祭拜祖宗,宣读族训
分关香饼,老少无欺,内外无别
峡山寺内,红烛吐炎,青烟缭绕
虔男信女,顶礼膜拜,络绎不绝
周边百姓,纷涌而来,热闹非凡
小编帮你们算了一下
这次三月三刚好赶上清明节
三天小假期,很适合出去玩哦
如果没有体验过的话
可以带上孩子前往感受一番
图文内:黄水福 江山摆渡人 整理:鲁迁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