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昌美丽儒岙| 山水怡情,江南韵味

美丽并不是一个具体的物象,但它却带给人愉悦舒适的感受,如爽朗的风,如柔软的水,如温暖的阳光……美好得叫人忍不住去追寻。

层峦叠翠的山峰、曲径通幽的古道、绕着小镇欢歌的溪水、星罗棋布的河道以及那错落有致的村庄,无不流露着小镇儒岙的祥和与宁静。

天姥连天向天横,

势拔五岳掩赤城,

天台四万八千丈,

对此欲倒东南倾。

古有李白梦游儒岙天姥,千年后,瞻前顾后,恍然发觉古与今、旧与新之间存在着亘古不变的哲理,而儒岙这个风景小镇,也要迎来崭新的开始。

为了积极响应县妇联、县农办、县创建办联合推出的美丽庭院创建的号召。儒岙镇展开了以“共建美丽庭院、共享幸福生活”为宗旨,庭院绿化、美化、洁化、序化为共同目标的全民活动。从而优化家庭环境、提升公民的生态文明意识、推进美丽儒岙建设。

积极参与

若要投身美丽庭院建设,还必须紧紧围绕五水共治、“八大战役”、三治一提升、美丽乡村、“五星达标、3A争创”等工作,把“美丽庭院”创建作为有力抓手,集中打造美丽庭院示范点,以点促面,因地制宜,让美丽庭院扮靓各村,实现“处处风景、院院悠美、家家和谐”。

政策支持

实地指导

清爽行动你我行

洁美村庄入画来

新居、新桥,别具一格

一汪碧水,一抹绿意

如今儒岙小镇最引人向往的,不仅是恬淡静谧的氛围。在党员分片联户包干、网格化管理、组团式整治的工作下,这里变得更加的整洁。

儒岙,既有历史积淀的古,又有时代发展的新,古老有古老的韵味,崭新有崭新的妙处,两相碰撞,竟无违和。

毕竟,将“五星达标、3A争创”的工作融入美丽庭院创建,党建文化相结合,才能最大范围的发挥党员的力量。

横板桥村

截至今日,共组织党员全民清洁日1000余次,党员入户宣传185次,其中有31名党员户带头示范创建。能做到这样的成绩,儒岙的人民功不可没。

剿灭违建不是简单的口号
而是落地有声的铿锵实践
如今的儒岙小镇
道路宽阔平坦、绿树成荫

美好的小镇生活需要规划和构建。就像一幅美妙的山水画,几块石头,几株树木,天空报喜的鸟儿,还有阳光照射的角度。

因此,儒岙通过制定一户一策,拆除一户多宅、彩钢棚和乱搭乱建等存量违章建筑,助力美丽庭院。

01

屋沿坑村

屋沿坑拆除违建

点亮美丽庭院

在儒岙小镇的记忆深处,藏着原汁原味的古村、老街,那里镌刻着时光的故事。那些历经风霜晕染的痕迹,让人不由地浮想联翩。

02

上里村

上里变废为宝

巧用丢弃物做装饰

于是人们利用拆后土地扮靓村庄环境,拓宽乡村道路,通过巧用拆后废弃的石磨、老砖头、破瓦片、酒缸等,既保留了浓浓的“乡土情”,又使小镇得以美化。

03

横板桥村

横板桥生机盎然

用鲜花点缀生活

无规矩,不成方圆
文明路上有你有我

远山如黛,蓝天之下
这就是我们绿水青山的故土
这就是我们守望相助的家园

儒岙的新承古而来,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,儒岙人民将这种优秀的德文化如斩不断的流水绵延至今,涓涓细流,汇聚成小镇人们建设现代产业“新”地、生态宜居“宝”地、文明和谐“福”地的力量源泉。

美丽庭院 幸福屋沿坑

将村嫂精神、家庭文明、村庄记忆、传统民俗等文化元素融入庭院建设,成了儒岙建设美丽庭院重要的工作。

美丽上里

如诗如画

整理家规家训和家风故事,使得家风家训牌上墙,挖掘红色和孝文化故事,并绘制党建、红色、孝德墙画。

除此之外儒岙镇还充分发挥村嫂志愿服务队的作用,组织开展庭院环境整治、绿化美化等各类活动,吸引广大村嫂积极参与美丽庭院创建,发挥妇女生力军作用。

横板桥处处可见墙绘

文化气息浓厚

还有村嫂齐上阵

经过县镇两级部门指导、村干部和群众的共同努力,儒岙镇上里村、横板桥村、屋沿坑村三个美丽庭院示范点成效明显。

上里村

快看,那些植物

安然地爬出窗。

花儿,

等候着人们制好的新房。

闲暇时光,

推着孩子散步,在院子里下棋,

从这一刻开始,

行使一个幸福又美丽的人生。

横板桥

小院,盆栽。

阳光斜斜地照向下午三点的木门

大街的墙上赫然写着

重走唐诗路,寻梦横板桥。

手中的扫帚,是梦想的火把。

美丽庭院,始于行动。

屋沿坑

时光不老,岁月静好。

阳光倒出的影子,

上面的足迹,是你。

看着渐行渐远的你,

拿起象征未来的砖瓦,

砌出美丽的奇迹。

优美的环境,健康的生活,厚重的文化……才知道美丽可滋养生活,润泽心灵。

转自:幸福儒岙

相关推荐

微信扫一扫,分享到朋友圈

新昌美丽儒岙| 山水怡情,江南韵味